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切实推进“三江文化名城”建设,11日上午,郊区举办《红色郊区 热血丰碑》红色历史故事情景报告汇。
本场活动以《郊区革命斗争史》为核心依据,精选书中《星火初燃》《马忠显大桥边的勇士》《抗战母亲 顾老太太》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故事改编成演绎作品,生动再现郊区人民在革命岁月中的英勇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峥嵘岁月中汲取精神力量。
“砰——”一声枪响划破天际,硝烟在舞台中央翻滚,三十余名舞者化身红黄枪会战士,用身体垒起“血肉长城”。舞台下,不少观众攥紧拳头、红了眼眶,耳边呼啸的“战火”,仿佛让他们一秒“穿越”回烽火年代。
展开剩余67%八幕大戏,一幕比一幕催泪。《西门外党小组》里,一盏马灯、一张油印传单,把佳木斯第一个地下党小组的“星星之火”搬到观众眼前;《敖其联络站》中,演员肩挑“扁担运输线”,一步一踉跄,把百万斤军粮送过林海雪原;《顾老太太》片段,徐自贞用小脚丈量火龙沟,一路高喊“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台下掌声雷动;《达木库》歌声响起,战士们举起刀枪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全场瞬间汇成红色海洋。
这是一堂沉浸式的党史教育课。从佳木斯第一个地下党小组的星火初燃,到沿江救国会百万斤军粮的生死运输,每个节目都是郊区红色资源的生动挖掘。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实践。汇演凝聚各个乡镇街道,区直部门的200余名机关干部参演,他们集体创作重现历史,是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
演出尾声,几十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场飘扬。大家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歌声冲上云霄。
“英雄不是课本里的插图,而是脚下这片黑土地曾经跳动的脉搏。”郊区平安乡宣传干事王天娇感慨道。
郊区用一场汇演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郊区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中真切感受到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将抗日烽火中淬炼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现代化郊区的磅礴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
发布于:北京市查询配资平台,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太原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