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爷
17个月之后,面对安史之乱,已被流放岭南种荔枝的李善德将会回想起,他成为荔枝使的那个并不遥远的下午。那天上午,“长漂”18年的九品芝麻官李善德终于凑够首付、办完贷款,成为有房的长安一代。那天下午,他回到衙门就被通知,自己成了圣人钦点的荔枝使,负责荔枝煎的采买。李善德以为这是勤恳一生终得回报,但事实上却是老实人终成“背锅侠”,因为圣上要的根本不是荔枝煎,而是指定了发货地的荔枝鲜。长安与岭南,两地相距五千里,而鲜荔枝三日变味,没有冷链与高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长安的荔枝》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底层小官吏的憋屈故事。李善德的老实人性格和明算科出身的精算大师人设,让他成为这个任务的“天选之子”。
马伯庸所写的同名小说篇幅不过7万字,故事里荔枝最终11天保鲜送抵长安,故事外整个写作过程也是在11天里一气呵成。小说取巧取小,没有旁支铺排,紧紧围绕“以基层办事员的角度去审视历史事件”这一思路展开,充分体现了作者见微知著的写作风格。这既是原著的最大特点,也是剧版《长安的荔枝》改编不成功的原因,在35集的长度里加入过多的权谋斗争和人物关系,背离了原著的底层视角。虽然李善德被即将超时的“订单”激发出了速度与激情,最终完成了“宫廷外卖”配送,但这既不是一个爽文故事,也不是一部喜剧,任何冗余的改编都将消解原著试图触摸历史纹路的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版《长安的荔枝》上映了,它能完成好改编任务吗?
查询配资平台,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太原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